close

鐵道員 <<論生命之價值與生活之意義>>

11.jpg  

剛開始很難看出這部影片的意義在哪?死守鐵路數十年的站長,頑固、不懂變通。然而,雄壯的汽笛聲、白茫茫的雪景,孤獨一人的站長、只有一節的火車,形成一幕堅守崗位、捨我其誰的悲壯畫面...
以一般人的角度來看,站長乙松似乎不近人情: 為了工作,女兒、老婆生病去世的最後一面,都沒能參加,只因為----『如果我沒來指揮,沒有人能來代替』。
也許,沒有多少人能夠感受乙松的用心,但是他的精神卻影響了他的朋友仙次、仙次的兒子、開義大利餐館的養子、老婆靜枝、甚至是以幽靈型態出現的女兒雪子。
大家給予他的不是責罵,而是對鐵道員精神的尊敬和諒解。乙松所追求的是「自我生命價值的實現」,為了要盡鐵道員的職責,他犧牲了丈夫的職責、父親的職責...但,終究在他心中留下了些許遺憾。

之前曾經在張菲的節目中看到一段對話,他說:「那些偉人不是要來到世間傳宗接代的,他們是要來留下垂不朽的名聲」...

12.jpg 

『工作、健康、家庭、朋友與精神生活』,只有「工作」是皮球,可以踢來踢去,但是乙松已經將工作提高為更高的層次---「精神生活」,這也是所有日本人的企業精神:經商“不是賺取金錢,而是賺取人心,不是獲得利潤,而是獲得人心。賺取人心獲得人心,這樣金錢就自然會來。”實際上就是義利結合,商道即人道,真正的商道就是人道到了,那自然而然,錢也就到了。日本人把這種精神發揮到極致,小至一個糖果的包裝,大至新幹線的電車以及鐵道員的服務精神,完全是站在顧客的立場來著想,鐵道員代表的是整個鐵路公司的精神,而不是他個人!

鐵路公司所要帶給旅客的就是安心、安全的感覺,難怪我們這種火車常常誤點的台灣人,不能體會,甚至覺得好笑…如果生活的意義真的是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,那乙松真的做到了!

不過我們都是凡人,無法做到「聖人」的境界,常常無法堅持自己的理想,或是達到理想,幕然回首,年華老去,才知道很多事情不能再重來…

13.jpg 

王羲之在<蘭亭集序>一文中曾有如此感概:
「夫人之相與,俯仰一世,或取諸懷抱,悟言一室之內,或因寄所託,放浪形骸之外。雖趣舍萬殊,靜躁不同,當其欣於所遇,暫得於己,快然自足,不知老之將至。及其所之既倦,情隨事遷,感慨係之矣。」

個人曾也有過這樣的心境,以新詩來描述這段心情

的況味非創造宇宙繼起之生,
的趣味非增進人類全體之活,
是帶著太陽牽著馬路背著車子上班,
一種(睡覺+工作+吃飯)除以錢的無限循環,
此生活(該去看電視了!),如

人們在追求目標時,往往忽略了週遭的人,直到年紀老矣或是生命將終,才有許多感概「如果當時這樣就好了…」
如果我們都不是聖人,那為什麼不把握現在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吉米幾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